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WEB2.0 > 正文
文字大小:

上瘾?骑虎难下?星巴克的Web 2.0玄疑

未知 赢时代小编 2008-03-28 08:20 次阅读

 导读:在商业企业投身Web 2.0的大潮中,最杰出的弄潮儿当属戴尔。在由用户自动生成的众多意见中,戴尔发现了最具价值的“潜力股”,并将其投入实际研发,还通过高明的沟通将怒气汹汹的消费者转化为积极地赞美者。可见,Web 2.0使用得当,会收获丰硕的成果,所以,跟风者多矣。然而,Web 2.0并不总是救世主。著名的咖啡店连锁品牌星巴克,在Web 2.0旅途上一直命运多舛。发布第一个站点——充满了负面议论;发布第二个站点——最经常看到的建议是提供免费饮料;发布第三个站点——被舆论指责为重复浪费……一而再,再而三,星巴克究竟是对Web 2.0上了瘾?还是已经骑虎难下,频频抓狂?现在给出答案还太早,一切有待实践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Web 2.0,也是一门技术!

  不论是新闻博客还是社交网络,如果其目的是让消费者拥护某个品牌,那么总是很容易引起争议的。在上周的年度会议上,星巴克宣布发布社交网络“我的星巴克创意”。消费者可以在此张贴如何让星巴克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的建议。还可以对他人的建议进行评论和投票。所有的投票都会被换算成点数。接下来消费者还可以在另一个新博客“实施建议”中去跟踪实施情况。

  尽管这一举动可能重燃如下争论:公司发起的博客或社交网络是一个赋予消费者权利的聪明举措,还是动员人们拥护公司的过激行为?“星巴克闲谈”博客的维护者Jim Romenesko说,“在我看来,这些动作是重复的。你有多少时间会去阅读人们关于星巴克应该增加免费Wi-Fi的建议?”在站点中,几乎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倡议提供星巴克更多免费饮料的建议。这当然不是星巴克所想要的。 星巴克以前的一位营销者John Moore说,这一实验中最有趣的方面是,观察到星巴克从没有真正聆听过在线对话,而这是它一直否认的。三年前成立的“星巴克闲谈”(starbucksgossip.com)站点是一个公司宣传站点。站点把消费者对话从店铺拉到了网上。公司对这个站点进行了多年的监测。之所以要发布“星巴克创意”(My Starbucks Idea),是因为对于阅读站点上的负面言论感到厌倦了。估计站点上75%的人是星巴克自己的员工,还有25%是消费者。而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的Jim Nail则认为它是个好主意:“这是它品牌的自然延伸,如果正确操作,可以打开面向诽谤者的沟通渠道,并通过倾听和回复来改变对话的基调。”

 

您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QQ书签 百度搜藏 Google书签 新浪ViVi 雅虎收藏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发表评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新文导读
    推荐阅读

    向招商银行学习如何利用微博做网络营销

    向招商银行学习如何利用微博做网络营销中午在通山中行看了本杂志《银行商学院》,其中有篇文章是介绍的银行业如何做网络营销,文章主要讲述招商银行和光大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