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电子商务 > 正文
文字大小:

中国B2C战略:我们都爱同质化?

未知 赢时代 编辑 2011-01-19 20:25 次阅读

文/邵国云

前段时间,和我们的网站技术服务公司的老板聊天,我问他,这一年来接了几个B2C网站的开发业务?他回答有8个;我又问他,还有几个活着的?他也老实,说死了7个;那从上线到结束运营平均多长时间?大概也就半年左右吧……

平均半年的生存期,将近90%的淘汰率,虽然这个数据并不具备足够的样本价值,但B2C行业繁华表面背后的残酷,或许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要说行业的残酷似乎有点危言耸听。首先B2C并不是资金密集型行业,LOVO前期启动资金也不过就是100多万元而已,其后借助于高速回笼的货款,基本可以实现自我循环了;B2C自然也不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除了外包业务,LOVO整个团队不过20来杆枪;当然B2C更不是什么技术密集型的,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标准化网站模板,足以支撑1亿元规模的年业务量。

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正因为是门槛如此之低,启动如此之简单,电商们都忙着尽快上线开业,以为广告一响就黄金万两。

天下哪有那么简单的生意?是时候停下来,补上一课,一个没有战略思考的企业, 一个没有战略思考的行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寻找核心竞争力

一家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其必定具有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时,对其有过清晰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它能够更好地实现顾客所期望的价值,譬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产品的效用等等,从而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

感觉有点拗口?说几个如雷贯耳的例子吧,苹果的产品创新能力、宝洁的品牌管理能力、丰田的质量控制能力、维珍的客户服务能力,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能力,这些公司让我们顶礼膜拜。

或许是核心竞争力太重了,习惯于图“快”求“轻”的B2C们,似乎都还没来得及去思考。但在“轻”飘飘了数年之后,尤其是有限的门户网站广告位越来越显得拥挤的时候,落地已在所难免。

渠道可不可以是核心竞争力?当然可以!麦考林150倍以上的市盈率,远高于亚马逊,显而易见,如此高估值,资本市场赌的就是线上线下的渠道潜力。尽管从招股说明书上,麦考林的线下渠道产出,占比还很小,且难逃沈南鹏为IPO而包装麦考林商业模式的嫌疑,但华尔街人对商业的嗅觉,应该值得相信。

服务可不可以是核心竞争力?当然可以!但要想把服务真正打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少需要从制度和组织两个方面,进行颠覆性的解构。如果以维珍为参考标杆,目前中国企业尚无一家能望其项背。凡客在服务层面上,和其他B2C们相比,已经凸显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基于成本投入所建立起来的服务优势,尚不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

研发可不可以是核心竞争力?当然可以!从成品一揽子外购,到自主设计生产外包,垂直B2C们要想二次提速,必定要走这条路!但要想打造研发核心竞争力,远非一日之功,一方面,优秀研发团队的建立磨合、品牌风格的摸索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还有赖于市场的逐步接受和认知积累,就算是实体服装鞋帽百货领域,敢说设计研发是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还是不多的,更何况还得需要市场认可才行。许多B2C能不能熬到那一天,这是个未知数。

供应链可不可以是核心竞争力?当然可以!格兰仕就是依靠供应链优势,建立起成本壁垒,进而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ZARA依靠极速供应链,可以确保14天上架周期,12次年库存周转率,12000个年新品发布数量,这意味着更快的流行反应,更少的库存压力和更多客流,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但这种基于产业集群优化的供应链优势,无论是平台B2C,还是垂直B2C,到目前为止都只能临渊羡鱼。鉴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特殊性,一些B2C开始在打造配送端供应链优势,从总仓到分仓,从物流外包到核心城市自建,从次日达到当日达,从消费者自主退换货,到快递员携货携款上门退换货。毋庸置疑,B2C后供应链的进步非常明显,但这种基于资本推动的供应链优势,到底能保持多久尚有待商榷,尤其当先富起来的那部分B2C们,都开始提高供应链装备时,优势还能成为优势么?

电子商务无论有多轻,其本质还是一个企业体,是企业就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逃离定位盲区

一家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其必定有着清晰的定位。

什么是定位?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提出,企业应根据竞争者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同样是卖服装,ZARA、H&M、UNIQLO、C&A、GAP,五大快时尚品牌,各自有着鲜明的定位,并在各自的目标群体中,占据着相对稳定的渗透率和忠诚度,这就是定位带给企业的战略性收益。

定位战略简而言之就两句话:找到你的目标人群,让你的目标人群找到你。

通过市场定位,找到你的目标人群,是为了清晰你的市场战略方向,从而确保后续的产品线策略、传播策略、推广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渠道策略等等,不至于偏离方向失去准星。

举一个例子,某个定位于高端的B2C男装品牌(相对于VANCL的风格和价格,该品牌姑且列为高端一族),那么既然其市场定位已经圈定于互联网消费中的高端人群,围绕这一方向,它再去做网店招商和CPS联盟招募,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样的渠道策略有悖于其市场战略方向;同样,它再和VANCL们一起,挤在门户首页的广告堆中,亦和其高端定位不相称。尽管可能当下的销量还算不错,但其目前的积累,对其长远的发展而言并无多大帮助。

建立在市场定位基础之上的品牌定位,则是为了建立起鲜明的品牌个性,从而实现竞争区隔,让你的目标人群记住你,一旦触发需求时,能第一顺位想到你。

感谢 chessboard 的投稿

您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QQ书签 百度搜藏 Google书签 新浪ViVi 雅虎收藏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发表评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推荐阅读

    2011Q2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6万

    2011Q2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6万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Q2电子商务行业交易规模为1.6万亿元,较2010Q2同比上升47.0%,较2011Q1环比上升9.3%。2011Q2电子商